校园网
【概况】
2012年是网络中心保持兴旺发展的一年。在学校的支持下,校园网基础建设、资源建设、公共服务和信息化安全监管等方面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我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保持稳健的提升。(桂银生)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网络出口拓宽:本年度对校园网公网出口带宽增加了200M,总带宽达到了1.7G,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口拥堵、人均带宽不足的现象,并着手测试网络出口加速系统(CACHE系统),从技术上提升校内用户的上网速度;完成网络机房升级改造:今年借助国家修购专项的支持,完成了网络中心西区机房改造装修工作,机房实现双路供电,从电力、温湿度、消防、安全监控以及室内物理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彻底改造,新增机柜14个,使西区机房的服务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大大提高。同时,更新了东区北机房空调,解除了北机房旧空调运行年限过长及性能不足带来的安全隐患;完成学生宿舍网络一期改造项目:利用修购专项,完成了东西校区部分学生宿舍的网络改造项目的招标、改造及验收工作,以优化网络布线,增加网络端口,改善学生的上网条件。改造涉及东区一号学生公寓A座435个房间,拆除端口898点,新建2694点、实际新增1796点,东校区的改造中,首次采用POE技术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有的网络基础设施;避免了学生宿舍的强电改造,节省了改电费用,同时便于后期网络维护与管理,受到高校业界同行的关注。西区改造涉及5-8号学生公寓、12号学生公寓共804个房间,接入信息点2274个;楼宇网络建设与改造:完成西校区转基因新2层小楼、绿化科小院、报告厅、神内中心、985平台的1、2、3、4和70米楼网络工程、动医动科大楼、动医动科大楼、研究生考试监控等项目的网络工程设计、审定、交换机选型及验收测试工作,新增光纤3550米,新增信息点498个。完成水院楼网络改造项目,净增信息点199个。 (桂银生)
【网络运行管理与维护】
不断优化校园网出口管理:鉴于出口三条线路的带宽比例失调、质量差异及互联网部分资源访问路径随时动态变化的实际情况,多次调整负载均衡的运行策略,寻找最适合的策略;与流控进行联动调控。9月份以来美国三级运营商线路调整,造成我校用户通过电信访问部分美洲网站(特别是数据库资源和美国高校网站)不可达或速度极慢,为此,进行了很多网站的网通和教育网的访问测试和线路调整;不断完善网管监控系统:同时运行华三、太阳风和锐捷网管系统,测试华三网管v5.1和北邮网管v6.1最新版,利用开源技术解决网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新增mrtg流量监控平台,对所有三层设备、数据中心接入设备进行端口流量监控。新增日志收集与分析服务,及时查询设备状态与出现的问题。升级wsus微软系统补丁服务。新增DHCP日志监控、DHCP地址池分配查询等服务,增加服务监管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加强认证计费管理及自助服务功能改造:理顺用户生命周期管理,新增用户有效期的管理功能,并对所有学生及校外账号做了失效期设置;新开通独立主机绑定账号服务,制定独立主机开放协议及申请服务,并逐步回收已经开放的院系服务器权限;新增学生用户可以自助申请网关开户的功能;优化毕业生批量销户的流程,实现用户销户不销账、销户后管理员可以实现返销户等功能;探索云计算海量日志深度挖掘服务:应用hadoop云计算技术,对计费系统、负载均衡NAT、DHCP服务、DNS服务、西区无线日志进行收集、分析,实现各种系统日志的深度检索、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增加服务监管力度,主动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可对用户上网行为进行细粒度的监管及查询;加强无线校园网运行管理:及时监控无线设备运行状态,解决了西区无线用户认证失败、无线用户地址池分配溢出、无线控制安全访问等问题;与移动沟通,协调解决东区无线网的管理交接问题;落实校园网维护工作各项规范:对校园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校园网的正常运行。落实专人负责制,定期清理机房空调等相关机房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UPS系统,电池定期放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UPS的正常工作状态。维护人员深入研究校园网交换机,针对不同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向生产厂商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措施,使设备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尽快和妥善的解决。完成网络设备的定期和不定期系统升级、定期维护保养工作。坚持网络机房定期巡检制度,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开展网络技术培训与交流活动,使网络管理人员能尽快了解网络维护的要点和基本方法,以便各种故障得到快速的处理。校园网运行维护工作在今年在网络中心开展的“校园网满意度”问卷调查中,获得了用户的积极评价;完善IPv6服务:对图书馆、西区无线网开通IPv6双栈服务。针对用户密集的学生宿舍区三层设备IPv6表项不足等问题,积极及时寻找解决方案,对东区学1、学3、西区学13、东区北数据中心汇聚设备进行系统升级。目前已解决了部分交换机的表项不足的难题。 (桂银生)
【网络应用服务】
短信服务:6月份对学校短信群发平台系统进行了升级,解决了向外地手机发送短信、多个部门无法在在通讯录里添加同一个手机号码等问题。此外,用户还可以方便的管理通讯录,以及向全国三大运营商手机发送短信。目前已有45个单位申请短信群发服务。截至2012年12月27日共发送短信通知297350条:校外VPN服务。作为师生在校外访问校内资源的主要渠道,2012年1—12月用户累计使用数为2320个,用户累计使用总数13052 个;为校内各单位提供网络技术应用服务:主要包括:(1)构建了烟台校区与学校主校区的VPN虚拟直连通道,实现烟台校区对校内资源及图书馆数据库资源的直接访问。(2)为在校内举行的各种重大活动提供网络技术支持,包括“2012全国科普日”、“三农焦点访谈——走进中国农业大学”、“当代中国国情与青年的历史责任报告”、“十八大开幕式转播”、“全国大学生2012创新创业年会开幕式”等。(3)完成2012年我校网络招生工作的网络保障;(4)一卡通专网的日常运维。(5)后勤专网接入校园网提供网络服务。 (桂银生)
【信息系统和资源建设】
完成CMS网站群项目建设:截止到2012年12月,完成了43个子站建设,其中已经上线的有33个。全校主要二级单位网站均已经加入了网站群系统,大大提高了我校网站管理的整体水平;提供学校重要信息系统维护和研发服务:目前主要负责的校级重要信息系统包括中文网站系统、新闻系统、邮件系统、网络存储系统、本科教学系统(系列)、人事系统、干部学习系统、电子政务平台系统等,即时处理安全隐患,确保系统安全,为业务部门减轻了负担。提供了面向各单位的邮件列表服务;承担了人事社保系统的研发和完善工作:升级网络资源系统:包括:(1)VOD系统升级:为VOD视频在线站点搭建底层分布式文件系统,搭建集群获得34TB(已使用11TB)的存储空间,并实现了点播压力的分摊。完成VOD系统体系架构的优化改造,解决单台挂载服务器负载过重的问题,优化后VOD系统共使用12台物理服务器和1个虚拟机,在点播高峰期网络流量高达840Mbps。(2)爱思资源平台升级:整合ISHome到IS平台,将IS建设成集资源论坛、个人空间、博客、相册、组群于一体的网络互动平台。完成IS、PT、VOD三个站点的统一认证和同步登陆、注销,密码重置功能。
稳定提供网络电视资源:为校园网用户提供了32路视频直播服务,其中包括5路高清节目。及时对大雨、暴雪造成的故障进行了抢修。
【信息化推动与安全监管】
正式发布《中国农业大学“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结束了我校网络与信息化建设无规划可依的历史,同时为网络中心向着网络信息和IT综合管理服务部门的转型指明了道路。对《规划》确定的任务进行年度分解,制定“十二五”信息化项目库,总需求金额6000余万元。开展了系列宣传推广活动;继续大力推进全校信息化工作的统一管理:在去年开展服务器、信息系统和网站托管“三统一”后,今年又推进新建网络工程和新建信息系统的统一管理,保障全校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协调发展,为即将建设大数据中心和全校统一信息系统进行了前期准备。今年还修订了校园网帐户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机制。除新建制度外,今年还对一些制度执行中的遗留问题进行了清理和解决,如家属区未收费端口封闭、宿舍配线间多部门管理等,均通过细致的工作和协商,保证问题稳妥解决,消除了管理中的安全漏洞;提升信息系统安全的技术防范手段。为提升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本年度聘请了专业的安全公司启明星辰对中文WWW系统、网站群、教务系统、招聘系统、体测系统等进行了一场全面的渗透测试。通过检测,暴露了我们的系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相关的系统进行了紧急的修补或通知相关单位进行整改。招标采购了Web应用防火墙对应用系统的安全进行防范和加固,并对学校主页做了可信网站认证,保证学校主页的安全可靠:
完善校内信息系统安全监管措施:完成了国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定级报告。配合教育部和公安部门要求,开展了信息化动态报送、做好“十八大”期间网络与信息安全通知、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报告、校内单位网站备案、制定用户个人信息查询流程等措施,承担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之责:完善网络中心内部安全管理:严格落实“设备挂牌制”、“设备与服务项目双管理员制”、“机柜与服务器双电接入”等管理和技术措施,做到有备无患。 (桂银生)
【校园网服务与保障】
紧扣服务主业不放松,鼓励和挖掘一切条件,提升服务质量:除了对各服务系统和平台进行及时升级,增加服务项目之外,通过实施假期提前开放窗口、校园卡自助网络开户、校内各类型帐户漫游、推动数据库资源开放等措施,提升用户的服务体验:充分发挥客服部服务台的统一受理职能:网络服务8000服务热线是用户联系网络中心主要渠道。启用了电话录音系统,确保服务质量。开设了网络中心新浪微博,客服部每天查看校长信箱、在线咨询、值班日志、来电记录、BBS、微博等,保证与用户沟通渠道的畅通。全年电话回访72个,查看OA在线咨询385条,校长信箱邮件39封,微博147条;窗口保持优质服务形象:今年窗口接待交费18142人次,全年没有接到一起投诉;用户培训:今年举办网络应用校园巡讲一次,组织学生互联网搜索比赛一次,客服部还组织了一次“校园网满意度问卷调查”。 (桂银生)
【学术研究与交流】
CNGI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完成了CNGI支撑5个子项目的测试和布署、完成子项目验收文档,于2012年7月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子项目验收。12月按要求完成并上报子项目验收成果宣传素材。今年还完成了CNGI的一个子课题SAVI专项的验收:合作举办学术会议:与清华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合作,成功举办“第八
届高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并作大会主题报告。这是我校首次举办全国高校信息化会议;参加国家项目试点:通过了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牵头成立的“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 第一批示范基地的建设名单,并在网络中心部署调试了相关平台设备,只是因为经费支持的原因,我们未进行最后答辩;实现了我校与“北京高校IPv6互联网络”的互联互通:有效降低了我校IPv6出口压力,也部分缓解了IPv4出口的压力,更为未来实现各高校之间优势教学、科研和文化资源的共享创造了基础条件;科研与教学:2012年中心共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3篇;核心学术期刊6篇;其他2篇。主持及参与项目18项。获批软件著作权3项。中心学术委员会充分发挥了科研与论文促进、指导、组织和审稿职能。承担学校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任务共计108标准学时,毕业硕士研究生1名;外联工作:与教育部信推办、教育信息管理中心、北京市网信办、市公安局文保总队、高教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等上级机关和社会团体保持着密切的对口业务联系,;主持改版信息化分会网站;多次与兄弟高校交流网络和信息化建设管理服务工作。 (桂银生)
【不断完善单位内部管理】
着力打造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每月一次主任办公会、每周一次管理层例会,建立管理层QQ群,及时沟通交流工作,保证部门工作协调开展,推动会议决定的落实,确保决策畅通,各项制度规范执行;大力加强技术服务队伍建设:修订鼓励科研和内部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对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结合工作开展科研,完成单位科研立项四项并组织了中期考核;增加培训费标准,实行年度评优规范化,大力支持鼓励提高业务水平;组织内部业务培训9次。还通过实行值(加)班轮休、每周和假期文体活动等方式让员工合理休闲。今年还适当提高了聘任同志的工资标准,改善工作待遇;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落实学校财务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建立“合同双份”和“主管领导签字报销”制度,没有出现任何财务和资产安全问题。各类文件档案得到妥善留存及按期归档。 (桂银生)
撰稿人:桂银生
组稿人:李娟
联系电话:6273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