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信息化年鉴

发布日期:2021-04-19 字体:[ ]

校园网

【概况】

2015年是网络中心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年。在学校的支持下,校园网基础建设、资源建设、公共服务和信息化安全监管等方面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我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工程建设、规划与实施】

 “数字校园”三期修购专项建设。

升级了公共基础平台(数字校园“云空间”平台、移动校园平台)和人事系统;建设了就业管理服务系统、国有资产管理平台(四个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进一步完善学校公共数据库建设,探索全校公共数据的统筹管理机制。目前升级的基础平台运行稳定,新建的业务3系统在各部门都投入使用,发挥出效益。

建设了支撑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重点解决资源配置和运维管理的效率以及安全等方面问题,建设云计算管理平台;同时为进一步满足学校各单位对虚拟服务器的旺盛需求,本期也对服务器及磁盘阵列进行了扩容。平台于1116正式发布上线试运行,目前已经为7个单位提供了14台云主机。我校数据中心平台已经累计为28单位提供了89台虚拟服务器,避免了大量重复购置,节约了各单位购买服务器的资金和对机房空间、能源的使用,而且保障了各单位网站和系统的安全。

经过“数字校园”三期的建设,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效率,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服务,为我校“智慧校园”建设打下基础和创造条件。项目201412月底获批,元月组织调研和实施论证,三至四月采购申请,五月招标,六月正式启动,做了大量的协调和组织工作。实施中,通过每周例会、制定进度计划图等方式,控制进度,克服了许多困难,最终定于11月底组织验收。

 

组织建设项目申报

根据学校要求,今年56月,申报2016年修购专项2项,分别为校园无线网建设一期项目和校园信息化应用项目,申报金额共1500万元。申报工作4月启动调研、5月完成申报书和论证,7月参加了教育部专家答辩评审,目前等待批复。

 完成全校无线校园网建设一期工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完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申报书》,一期方案涉及两校区60栋楼宇和9个室外重点区域的无线网络覆盖。

 6月份组织制定《2017-2018年建设项目库》。

 

启动《中国农业大学十三五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制定

20154月,根据领导要求,着手制定“十三五”智慧校园规划。开始制定计划,准备相关材料;先后与教务处、科研院组织教师和科研人员代表进行座谈,了解调研不同的信息化需求;利用会议机会,走访考察了全国多所兄弟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十三五信息化规划制定情况。经过调研、论证,编写《“十三五”智慧校园规划纲要(基本思路讨论稿)》。9月,进一步制定《中国农业大学十三五“智慧校园”建设规划编制方案》。10月,在发规处的支持下,智慧校园专项并入学校总体事业规划,与各专项组同步制定,体现信息化对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业务的支撑效益。。网络中心成立规划小组,明确人员分工,目前进入专项需求对接和制定分组调研提纲阶段。规划预计2016年上半年完成。

 

【网络维护任务】

校园网出口带宽扩容:在学校专项拨款支持下,完成联通、电信接入带宽招标的论证、招标参数及评分标准的制定、专家论证会、出口带宽扩容项目的招标及扩容实施。带宽扩容后,各出口链路带宽分别为:联通2.1Gbps、电信1.5Gbps、教育网700Mbps,流控设备不再对单IP限速。本次扩容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外网访问的体验。下半年与教育网多次沟通,教育网答应给予明年减免至少3个月月租费,且双方合作进行带宽深度调试。

西区学生4号楼网络工程的改造工程及验收:更换掉netgear 24口交换机2台、48口交换机4台,四号楼现有交换机7台(锐捷RG-2652G 48口交换机5台、netgear 24口交换机1台、锐捷RG-5750汇聚交换机1台)。

东区北机房空调实施联动。为解决北机房老空调功率不够、超过使用年限且无法跟新空调联动,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通过中央政府采购网,网上竞价模式进行了北机房空调的网上竞价采购,该项目目前已签订合同,预计年底或明年1月完成实施与调试,实现与北机房另一台空调之间的联动。实施后提高了北机房数据中心的可靠性。

维修验收两校区光纤。将西区光纤箱损耗大于2db的重新熔接,将118.6km大于8db处重新熔接恢复正常,使全部光纤总衰减小于10db。将连接西区新综合楼和东区网络中心的光纤迁移至新建的两校区光纤新链路上。至此,两校区备份光缆正式启用,新增两校区光缆总长136700米。并将剩余新建光纤链路进行了预分配,后期将逐步启用。

网管系统维护:运维iMC华三网管、太阳风网管、锐捷网管、流量监控、日志收集与监控等系统,对所有三层设备、数据中心接入设备进行端口流量监控,对所有网络设备进行全网监控,对网络部所有重要服务器进行服务状态监控。做到多维度监控校园网网络运行,主动监管校园网与服务器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全年发现并处理多起网络安全事件,保障了网络和服务稳定运行。

新建网络流量气象图平台,监控校园网178台网络设备2913个接口流量,定制18张网络气象图。

运行维护校园网DNSDHCP等重要应用服务,保障网络服务稳定运行。

监控IPv6校园网及IPv6出口链路的运行状态,保障IPv6网络稳定运行。

根据线路带宽情况及用户体验,随时进行出口策略的调整。

认证计费方式调整与系统改进: 111日起实现计费与数字校园统一使用数字校园账号进行认证的功能,进行了很多的计费系统测试及改造升级工作。通过精心准备,保证顺利完成切割。开发的通过计费密码修改数字校园密码的功能解决了1万多名用户的密码问题。完成研究生、本科生、计划外学生、教师、聘任人员的网关账号自动与数字校园同步功能的开发和完善。今年此类用户的新账号全部通过此接口自动开户。自动注销功能也已实现。

修改完善了网关登录后提示页面,包括提示连接数、中英文对照、修订完善登录时候的错误提示等。提升了无线网移动终端的体验无线网关认证页面对移动终端的自适应功能,移动终端可记住密码的功能等。

开发流量详单查询系统:重新构建和开发完善了一套校园网出口流量分析系统,该系统在10s左右能为校园网用户提供一天详细的上网明细,也能诊断和监测网络攻击行为。目前在解决用户日常的流量查询以及计费质疑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也简化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目前进行下一步的开发,争取作为自助服务的一部分,对所有校园网用户开放。

继续做好日常运行维护工作:完成校园网网络设备的定期和不定期系统升级、维护保养、故障处理等工作;坚持网络弱电间机房定期巡检制度;完成数据中心机房网络设备管理,实现专人负责制,定期清理机房空调等相关机房设备,完成了配线间空调保养、维修、加氟、清扫工作;定期检查和维护UPS系统,电池定期放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供一年365天不间断的面向用户的网络支持服务。

【信息系统维护】

网站群系统:A. 优化网站群架构,提高网站群安全。将学校主页网站和二级及以上单位网站进行分离部署,实现学校主站的独立管理及灵活的安全配置,有效提高整个网站群的安全。B,实现网站群数据备份,提高数据安全。C,完善网站群功能,提高用户体验。目前网站群系统共接入87家单位的网站。

邮件系统:本年度邮件系统功能继续完善,使用体验不断提高,主要包括:A,集成移动校园:实现了移动校园与邮件系统的对接,手机通过移动校园即可轻松查看邮件。B,扩大存储空间:数据迁移到新存储设备,分配了更大的存储空间,最大发送附件由20M提高到35M。目前,普通用户邮箱空间为5G,收费大邮箱为20G,最大发送附件为35M,超大附件为1GC,提高用户体验:解决了多浏览器的兼容问题,同时增加海外MX服务,保障海外转收邮件顺利投递。D, 完善垃圾处理功能:特别解决了针对仿造邮件中的发件人为收件人发垃圾邮件的问题。E,加强安全监控:密切关注安全动态,根据漏洞扫描结果,快速解决漏洞。

其它维护系统:目前,网络中心代维或维护的信息系统包括本科教学系统(系列)、人事系统、干部学习系统、国资平台、学工系统、档案系统、电子政务平台系统、网络服务平台系统、OA系统、网络资源系统(系列)、统一通信平台等等十余个系统。2015年总体运行稳健,本年度核心系统,未发生较大影响的故障。根据记录小故障一共23起,因处置迅速均未造成大的影响。

服务器安全:通过运维监控系统,及时监控数字校园、网站群等核心系统的服务器及相关服务,实现邮件报警或者短信报警,目前监控的服务器95台、应用服务265项。

日常运行中,推行主备管理员制度,确保系统无管理真空;采用管理工具对系统进行监控,结合短信提醒,一旦发生故障,以短信方式及时通知相关管理员,目前对核心业务服务器可监控服务器性能、磁盘以及服务运行状况。

【全校网络与信息统筹管理与安全监管】

制定了全校网络类产品采购统筹管理制度:在对全校网站、信息系统、网络工程进行统一管理之后,2015年,我校正式制定通过了《中国农业大学物资采购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网络中心是全校网络设备、工程、软件和技术服务采购的统一归口管理部门。网络中心及时制定了配套管理制度《网络类产品和服务采购实施细则》,与相关部门多次讨论,数易其稿,最终于11月上校长办公会通过。我校信息化统筹管理进入实质实施阶段。网络中心先后组织或参加了十近个单位的采购方案专家论证。

全校网络工程建设监理和验收工作。包括:西区理学楼网络建设、生命大楼门禁网络建设、4号楼后餐饮2部、建大果蔬加工网络建设、新建理学楼室外互联光缆铺设、工会校园网络建设、西区女生13号楼自习室的无线网络建设、学生公寓门禁系统网络建设、生命大楼和玉米楼光纤路由改线工程等。

今年还修订了《中国农业大学校园网络工程设计及施工规范》、《中国农业大学网络工程审核及验收办法》,使校园网信息化建设统筹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继续开展全校服务器漏洞扫描工作。2015年,采购并完成漏洞扫描设备招标与部署,根据安全管理的需要,成立了信息安全工作小组,明确成员分工,并制订了网络中心漏洞扫描服务规范及配套的网站系统安全整改通知函和安全整改报告模板。

完成例行的漏扫工作并下发整改函。5月份和11月份,信息安全工作小组分别完成了主机漏洞扫描和web漏洞扫描,5月份完成了82个网站的web漏洞扫描,生成报告82份,为11个单位下发了整改函;11月份共完成了139个网站的web漏洞扫描、给36个单位下发了整改函。

对比2014年与2015年漏洞扫描结果,2015年网站数量增加30%,高危网站的比率则由60%下降到27%,这得益于网站群系统根据漏洞扫描结果及时进行了升级及修复漏洞,使得网站群系统内的所有网站的安全级别得到提升,从2015年的漏扫报告中可以发现,网站群系统中的所有87个网站均无紧急漏洞和高危漏洞。

【校园网公共应用与保障服务】

网络电视(IPTV)系统升级。今年,建设了一套新的网络电视直播(IPTV)平台,在110周年校庆前夕顺利上线。新平台包括65套电视节目直播和一套现场直播,而且可以点播相关录像视频。新平台采用TCP单播技术,用户使用有线或无线接入校园网后,采用PC或移动终端均可进行收看。

新云盘系统建设。完成数字校园三期项目中云盘升级改造项目的系统部署上线、测试及宣传工作。相对旧版而言,新版云盘系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账号数据与数字校园系统打通,使用“我的空间”账号直接登录新版云盘系统;通过PC客户端上传文件可选择暂停同步模式,数据不在本地存储副本,不占用本地存储空间;丰富的客户端,支持各类终端,包括Windows, Mac, Linux, iosAndroid;自定义群组,方便办公、科研和教学数据的群组内部的共享;一站式数据存储平台,未来将与农大邮箱系统和数字校园系统深度整合。新云盘上线至今1个多月,用户数达5000人,实际存储100万份文件,共计4TB的数据。

网络资源存储系统扩容。完成分布式存储系统扩容项目。购置并上线4台存储服务器和1台万兆上联交换机,从去年120TB扩容到210TB,剩余可用容量120TB。目前所有资源服务器均迁移到该交换机下,且整个系统中已没有老旧非知名品牌服务器。

校外VPN升级改造。实现了VPN与数字校园身份的统一,提升了使用体验,对用户进行分组分类管理,提升服务器的安全管理能力等。

对各部门提供网络支持服务。包括:为网络招生、新生迎新等提供网络保障工作,包括:完成了2015年的网络招生工作的安全和技术保障工作;完成奥运场馆迎新无线网部署和保障;完成专家评审系统的配套无线网部署和保障;完成在职研究生全国联考网络保障;配合教务处研究生处教学考试要求关闭或开启无线网络;为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2015年元旦晚会直播、为110周年校庆直播,为教育部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行前培训会视频会议网络技术支持;为后勤物联网提供网络支持;为学校一卡通专网提供网络服务。

协助教务处完成教务专网改造工作,包括VLAN/IP规划,交换机配置要求等工作。东区、西区新安装接入交换机H3C-S3100数量分别为:123台和71台,并已经纳入统一的网络监控平台。经过技术分析,找出教务专网网内大流量组播、环路、VLAN/IP规划和管理不合理等问题的原因并协助解决,彻底解决了东区教务专网网络不通畅的问题,保障了教学的正常开展。

【用户服务与培训】

受理8000网络咨询报修热线、咨询台服务。2015年共接听用户咨询报修电话15325个(较去年增加1917个);其中客服部接听电话5734个(较去年增加2005个,今年客服部又承接了VPN咨询1000多个);901等值班电话接听 1776个(较去年增加了75个),夜间值班电话297个(较去年减少288个)。回访电话100多个。2015年全年用户在线咨询共296 (较去年增长54条)。数字校园相关问题20条,网络问题56条,账户流量问题82条,邮件问题71条,其他问题67条。

继续做好窗口服务。全年收费服务窗口共接待交网费用户29888人次,无发生一次事故、磨擦及用户投拆事件;

校长信箱回复。校长信箱全年共37封(较去年增加了24封)。对用户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分析,校园无线网、计费流量问题是最突出的问题,占总量的70%。我们已经针对这两类热点问题,与用户及时进行了回复沟通,并提出了整改方案,待项目批复后实施。

及时反馈用户热点问题。通过办公例会、月报向相关部门反馈用户热点问题,做好“本月月报”、“一周热点”问题分析。按月提交月报,梳理用户关注的3-4个左右热点问题,分析问题成为热点的原因,尽可能从中心实际情况和师生需求兼顾的角度提出可行性建议,全年已报11

用户培训。积极响应429日首都网络安全日活动,邀请网络安全专家举办“网络安全知识普及讲座”。组织同学参观首都网络安全展等活动。在讲座活动中积极推广宣传数字校园平台应用。

通过专题讲座,参加讲座师生深受触动,对信息安全和数字校园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网络安全意识和基本防范技能得到提高,日常的信息防范意识进一步增强。

【科研与对外交流】

2015年中心共发表论文7篇,其中EI收录3篇,中文核心学术期刊3篇,国际会议论文1篇。与去年同期相比论文数量有所下降,但质量有明显的提高,7篇文章中的6篇被核心期刊、EI收录。主持及参与项目15项。

中心学术委员会完成论文发表资助资格的审核、指导论文写作、职称晋升资格审核等工作。

资助开发项目方面,“合同与档案管理”已完成,并在试用中,相关验收文档已准备完毕,本学期结束前可完成验收工作。“(加)班与调休管理功能开发”任务是作为三期项目“网络中心值班管理系统”的完善性工作。因开发人员身体原因未能如期完成,继续顺延至2016年。2015年新增项目1个,为“网络中心网络业务管理系统的研发”。

 组织并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国农业高等院校网络与信息化建设研讨会。继续与教育部信推办、教育信息管理中心、北京市网信办、市公安局文保总队、中国高教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等上级机关和社会团体保持着密切的对口业务联系;多次与兄弟高校交流网络和信息化建设管理服务工作。

【单位内部管理】

继续抓好管理层与技术服务两支队伍建设。召开主任办公会10次,每周例会30余次。开展行业新技术、项目管理及管理层研讨培训等集中培训十余次。

完成人事管理工作,包括晋升人员职称申报、年终考核、每月考勤上报等;完成了学校上年年鉴网络建设部分编纂,上报网络信息数据工作等。提交了《网络中心机构调整方案(建议稿)》。根据学校新政策,制定我单位C岗合同制聘任工作管理办法,调整了薪酬标准;完成新增A岗人员的初试工作。本年度共组织工会活动26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财务和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根据新形势,学习财务政策,修订了《网络中心财务管理办法》,财务管理更加严格;完成了网络中心资产清查工作。

 

【特色与创新】

全校信息化建设的统筹管理真正进入实质操作阶段。为了规范我校物资采购工作,今年五月,学校发布了《中国农业大学采购管理暂行办法》(中农大国资字【201512号)文件,明确规定全校物资采购实行“统一领导、归口负责”的管理体制,其中“网络设备、软件和相关服务”的采购论证和审核,由网络中心归口管理。网络中心及时制定了配套的《网络类产品和服务采购实施细则》,标志着我校信息化建设统筹管理进入实施阶段。

网络与信息化建设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和实施规范。在领导要求下,网络中心除了按程序受理全校各单位信息化采购论证和审核外,对重要的建设项目,都根据相关规划统一安排,实施中先调研并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做了前期论证,防止出现决策失误。此外,在前期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着手启动《中国农业大学十三五智慧校园建设规划》,为学校今年五年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整体谋划。

数字校园建设进一步深化。今年的三期项目中,再次升级和建设了一批业务系统,完善了校级公共数据库管理,优化了部门间数据交换共享机制。基于全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率先实现了网关帐号与数字校园帐号的统一,为今后更多系统实现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的“一号通”打下基础。此外,移动平台作为未来公共基础平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

通过业务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明确了软件和服务项目的采购程序;网络中心与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衔接机制总体顺畅。

 

信息来源:网络中心